员工总在问:养老金会按照工龄发放吗

1321人看过/

导语:养老保险缴满15年后,领取的额度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在时间问题上,养老金只与退休年龄、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有关,与工龄无关。工龄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缴费年限的长短,但并不代表工龄越长拿到的养老金就越多。

                   

养老保险缴满15年后,领取的额度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在时间问题上,养老金只与退休年龄、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有关,与工龄无关。工龄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缴费年限的长短,但并不代表工龄越长拿到的养老金就越多。

 

因此,养老金不会按工龄发放。

 

如果参保人想拿到更高额度的养老金,就需要从工作地区、工资水平、工作职级、缴费年限、退休年龄这几个方面“下功夫”。

 

工作地区的经济水平越高,职工平均工资也越高,基础养老金账户中的钱才会有相应的提升;此外,经济水平发达的地区也暗示了更多的工作和学习机会,个人能力提升的速度也比较快。

 

由于企事业单位实行的不同的缴费基数,机关事业单位、国企、银行、烟草等单位的缴费基数普遍要比私企、合资、外资的缴费基数高,甚至高4/5倍。这种情况下,单位性质对养老金的影响就比较大了。

 

养老保险实行“多缴多得”的原则,政府为了鼓励人们多缴费、长期缴费,还会对高龄老人、特殊工种、缴费水平高的参保人给予一定的补贴。15年的参保年限只是最低要求,累计缴费15年后,参保人应该继续缴费,提高自己的缴费年限。

 

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

 

1、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

 

根据规定,“本人缴费工资平均指数”每个单位是不相同的,一般在0.6至3之间,即以计算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300% 基数缴费,主要是考虑收入水平的差异,收入高缴费指数就高,但不超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