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能否调整员工工作岗位和地点?

417人看过/

导语:公司调整员工工作岗位和地点,是否违反劳动法?


  签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员工却拒绝公司安排的工作岗位。下面泛员网为你带来本期劳动风险案例。

  案例详情:

  王某某于2014年7月1日入职某模具公司,双方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约定王某某的工作地点为北京,岗位为“后勤辅助岗”,具体工作内容为“事务、预算管理和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并约定模具公司可以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及王某某的工作能力和表现等,调整其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及工作地点。入职后,王某某被安排在模具公司位于某城区的开发中心从事财务、人事等辅助性工作。

  2016年7月,基于公司生产经营需要,为了减轻各部门的工作负担,模具公司将各部门担当的财务工作统一转回公司财务部管理。据此,王某某办理了开发中心全部财务凭证的交接。模具公司与王某某沟通协商,提出安排其到开发中心其他岗位工作,但均被王某某拒绝。后模具公司安排王某某到位于另一城区的公司总部从事人事相关工作。2017年1月,王某某提出仲裁申请,要求模具公司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劳动条件,在原岗位及原工作地点履行劳动合同。

  争议焦点:

  公司调整员工工作岗位和地点,是否违反劳动法?


劳动关系


  仲裁判决:

  仲裁委审理后认为,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模具公司可以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及王某某的工作能力和表现等,调整其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及工作地点,模具公司基于财务统一管理的需要对其工作岗位和工作地点进行调整,调整时亦与王某某进行了沟通协商,并给出几个方案供其选择,其中包括原工作地点的其他岗位,但均遭到拒绝;调整后的人事岗位与王某某原先的岗位均属于从事后台或辅助工作,该岗位调整本身对王某某不具有侮辱性或歧视性;从实际履行情况来看,王某某完全能够胜任新的岗位;调整后的工作地点亦同样位于北京城区,且处于商业繁华区域,公共交通系统较为便利,虽然较之前上下班时间有所增加,但不足以认定侵害了其合法权益,故裁决驳回了王某某的仲裁请求。

  案例解读:

  工作岗位和地点并非完全不可变更,合法合理进行调整劳动者应接受。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虽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可对工作岗位及工作地点进行调整,但调整前应当综合考虑用人单位经营必要性、目的正当性,调整后的岗位对劳动者不具有侮辱性或歧视性,调整后的岗位为劳动者所能胜任、工资待遇无不合理的变化、调整后的工作地点对劳动者的生活无明显不利的影响或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等。如果上述调整符合合法性及合理性要求,则劳动者应当接受。


—END—

  以上是泛员网 整理发布的相关内容。

  泛员网是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服务平台,专注为企业提供HCM SaaS 、全国社保外包 、薪酬外包服务 、企业福利管理 、弹性福利 、节日福利 、员工保障 、年度体检 等数字化解决方案和服务。

  咨询“在线客服 ”或致电400-0909-388可了解泛员网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