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但公司法定代表人不变,工龄怎么算?

402人看过/

导语:员工和公司劳动关系发生变更,工龄怎么算?


  员工和公司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公司主体改变,但法定代表人不变。下面泛员网为你带来本期劳动风险案例。

  案例详情

  2008年5月,徐某进甲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

  2010年5月合同期满后,徐某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

  之后,徐某又先后与丙、丁公司签订过劳动合同,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均没有发生变化。

  甲、乙、丙、丁公司系同一法定代表人。徐某的社会保险关系随着劳动合同签订对象的变化而变化。

  2015年6月,丁公司以双方劳动合同到期为由终止劳动关系,并按双方劳动合同期限3年,支付徐某3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15000元。

  徐某认为其工龄计算有误,为此向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要求最后一家用人单位丁公司支付7.5个月工资的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差额22500元。

  丁公司则认为徐某与其签订的是3年期的劳动合同,所以支付3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符合法律规定。

  争议焦点

  员工和公司劳动关系变更,工龄怎么算?


劳动关系


  仲裁判决

  徐某在2008年进入公司工作,之后虽然与多家公司签订过劳动合同,但工作内容与工作地点均未发生变化,且甲、乙、丙、丁四公司法定代表人均为同一人。因此,其工龄应该连续计算,经济补偿应从2008年起算。

  仲裁委员会支持了徐某的仲裁申请。

  案例解析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0条规定:

  “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来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中对“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情形作出了详细的说明。其中,劳动者仍在原工作场所、工作岗位工作,劳动合同主体由原用人单位变更为新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及其关联企业与劳动者轮流订立劳动合同等,均视为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

  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断变化,但工作内容和地点均没有发生变化,工龄应连续计算。

  本案中,甲、乙、丙、丁四公司先后与徐某签订劳动合同,但徐某的工作场所和工作内容没有发生过变化,四公司法定代表人又系同一人,很明显符合上述情形,因此,用人单位应按连续工龄计算徐某的经济补偿。


—END—

  以上是泛员网 整理发布的相关内容。

  泛员网是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服务平台,专注为企业提供HCM SaaS 、全国社保外包 、薪酬外包服务 、企业福利管理 、弹性福利 、节日福利 、员工保障 、年度体检 等数字化解决方案和服务。

  咨询“在线客服 ”或致电400-0909-388可了解泛员网更多详情。